资讯> 正文

“一亿玉碎”计划,日本军国主义最后的闹剧-每日快播

2023-03-10 16:03:41 来源:文化历史太有趣

关于二次世界大战,虽然最终以德意日战败收场,但是日本军国主义是最后一个投降的国家。日本军国主义的疯狂,现在也是令人不齿的。一直到了二次世界大战回天无力,日本军国主义也没有放下最后一丝希望,并且出台了在二战史上,为史学家们时常提及的“一亿玉碎”计划。这个计划也被日本军方称之为“决号作战”计划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每每提到这个计划,许多人总会发出疑问,当年的日本真的有一亿国民吗?难道真的到最后时刻,要实施这个计划,做到“宁为玉碎,不为瓦全”吗?

要想详细了解这段历史,我们就要从美国反攻开始,而反攻的最明显标志,正是有名的东京大轰炸。

1945年的1月,日本在太平洋的败局已定。美国柯蒂斯·李梅少将担任美军21轰炸机部队司令,柯蒂斯·李梅少将开始拟定一次破坏范围广,震慑力强的进攻计划。

在随后的2月,美军开始实验燃烧弹空中攻击演练。174架B-29轰炸机飞向东京上空,并大批量扔下凝固汽油弹,虽然最终只轰炸了2.5平方公里的范围,对日本东京没有多大破坏,但是却彻底坚定了,要用火攻攻打日本的决心。

1945年的3月9日,三百多家轰炸机向东京开拔,并展开轮番轰炸,扔下了约2000多吨的燃烧弹,东京市中心被夷为平地,并造成9万人死亡,十万人受伤的结果。

这次轰炸,直接对日本经济命脉造成根本破坏,在日本东京的军事工厂以及资源企业,大部分被炸毁。这一次带来的损失,日本经济想要恢复生产,是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的。而当时的日本,早已经无法维持战争所耗费的物资。东京大轰炸以后,日本人却没有被吓倒,而是开始煽动决一死战的民众情绪。当时的日本大概有7300民众,而这个决一死战计划,正是所谓“一亿玉碎”计划,而日本的国民义勇队开始走向前台。

日本为了实现基本的社会供给结构,国民义勇队需要首当其冲。而东京大轰炸以后,国民义勇队一跃成为日本民兵组织,日本军方要籍此构建对抗美军的最后一道防线。

在这最后一道防线里面,自然有日本军方认为的“杀手锏”存在,日本政府也在那一年出台“义勇兵役法”,提出十五岁以上,六十岁以下男性以及十七岁到四十岁之间未婚女性,要报效国家,拿起枪杆子战斗。

日本全国范围内重要的交通线路以及大城市几乎无不受到美军轰炸,进入了瘫痪状痰。而美军的强势攻击,也被日本当局拿来作为煽动全民参战的口实,而日本国民的爱国热情被彻底点燃,日本政府认为全体国民会同仇敌忾,拿起武器对抗盟军。

可是真实的情况,却没有像日本当局看好的趋势发展,日本的煽动号召并没有把全民参战热情调动起来,只是自己为自己描绘了一场美梦而已。而当时日本政府的预期,也是放在三千万人参战的,但是这个预期也没有达到,并且相距很远。

东京大轰炸以后,大部分日本民众选择了逃亡,他们奔向远离轰炸中心的农村以及偏远山区。多年来的对外战争,已经使日本民众产生倦怠,哪还会响应日本号召全民抗战呢?最后的所谓“一亿玉碎”计划,也仅仅是不足200万民众加入。

但是两百万民众的加入,也给日本当局带来了新问题。因为当时的日本在盟军全面打击下,工业体系已经全线崩溃,根本无法生产出足够的武器装备配发给义勇队。最后,许多义勇队队员,竟然领到的是竹枪。日本当局对他们进行简单流程的操练后,要他们开往前线。许多日本民众表现得也很热情,看到国家连枪支都发不起了,竟然主动拿出家中火绳枪之类的古董武器参战。

其实,这场战争在当时已经没有了可比性,无论是美军的绝对优势以及攻势,还是日本人异想天开的绝对弱势,日本都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。可这些也并不妨碍日本当局做着美梦,去实施所谓的“一亿玉碎”计划。

直到,最后美军向广岛和长崎扔下两颗原子弹,硕大的蘑菇云在日本天空升起,日本政府发现结局早已注定。要么投降,要么就接受全部毁灭。这时候的日本,才选择了放弃以全民战争换来停战的幻想,极为不情愿的选择无条件投降。当美国大军开进东京,“国民义勇队”也被随之解散,一场闹剧正式收场。

关键词:

上一篇:

下一篇:

  • 资讯
  • 业界
  • 行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