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地上文物看山西,在山西赏古建,随处一看就足够令人惊艳,晋城高平定林寺便是这样一处低调但不简单的所在。
来高平定林寺,总是被定林寺高耸巍峨的山门吸引。
(资料图)
高平定林寺坐落于市东南5公里的七佛山南麓。红墙黛瓦建筑群处于高高的青色山脉围护之下,十分醒目。
定林寺有四进院落,主要建筑有山门、雷音殿、三佛殿、七佛殿。在主体建筑两侧,还建有钟鼓楼、廊庑、偏院和亭阁等,其中雷音殿为元代遗构,其余建筑大多为明清时期修建,是一处集金元明清多元风格于一体的古建筑群。
定林寺殿阁楼亭,高低错落,与古树名木、青山绿水相掩映,行在这里如同穿越元明清,感受历代建筑的魅力和一份独有的清幽宁静。
定林寺山门又名天王殿。面阔三间,是一座重檐九脊的复合式两层高阁建筑,底层砖砌,二层为木构。阁内底层为寺庙正门,二层塑四大天王,所以山门又名天王殿。
定林寺天王殿楼阁式建筑仿佛一只大鹏鸟振翅欲飞,令人称叹。
门前有抱厦,形成了“明三层暗两层”的结构,三层高低错落的滴水檐,檐角高挑,造型独特。天王殿与东西两边三层高的钟楼和鼓楼三座建筑一字并肩,上下形成了五层屋檐,显得气势磅礴,堪称山西楼阁式建筑中的精品。
在定林寺山门的二层,可以看到顶部绝美藻井。这座藻井色彩明快,配合造型生动莲花头垂花假柱,让建筑的顶部富有活泼的生命力。藻井,通常位于古建筑天花板的正中央,或者佛坛与宝座之上。
定林寺雷音殿平面呈正方形,斗拱飞檐,端庄秀丽,是寺内现存最古老的建筑。雷音殿一个与众不同之处,便是它不寻常的建筑风格。
元代建筑在我国建筑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,是宋辽金建筑与明清建筑的过渡时期。元代木构建筑技术,一方面沿用传统规则的结构方法,另一方面进一步发展了减柱和移柱的“大额”结构,风格多以粗犷大气为主,给后人产生元代建筑风格大部分简单粗糙的印象。
然而,作为元代建筑的定林寺雷音殿却显得小巧玲珑。雷音殿单檐九脊顶,面阔、进深各三间,梁架结构为六架椽屋,四椽栿后对乳栿用三柱。柱础石与地平,无起凸,柱子为石质,平面方形抹四角、立柱侧角明显,但升起几乎看不到。
定林寺的四件活宝贝之一是千年古松,繁茂的枝叶形如一把硕大伞盖。据碑文记载,古松植于金代,虽已近千年,仍枝繁叶茂,苍劲有力。它的主枝像一条冲天腾龙,气势壮观,所以当地人给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“腾龙金松”。
除了腾龙金松之外,另外三件是千年牡丹、小叶梧桐以及木瓜树。在七佛殿月台前种植着一棵苍郁秀雅,四季常青的小叶梧桐,该树会在每年的五六月份开出黄色的小花,花香扑鼻,是清代乾隆元年一位南方高僧来定林寺讲经时从江南地区带来的,这棵树能够在北方落户生长,实属罕见。
千年牡丹和木瓜树均植于定林寺的东禅院内,牡丹是金代正隆年间由本院住持法兴大和尚从洛阳移植而来的,迄今已经有八百多年了,木瓜树和小叶梧桐一样均植于清代乾隆元年。
暑伏天洒酒观蝴蝶,更是定林寺一大奇观。每到暑伏天,游人蜂拥而至,携带美酒,遍洒山头,蝴蝶漫天飞舞,有幸者还可看到碗口大小的珍稀蝴蝶。
随处是宝的山西,国宝古建数不胜数,耀眼夺目的晋城高平定林寺便是其中之一,它的美值得去细细品味。
(文章图片均来自网络)
关键词:
品牌